leadscloud

Google SEO|外贸营销推广

昨天Google更新了,之前许多排的词都消失了。矿山行业相关的词汇现在越来越多排到第一页的是那些拥有品牌知名度的或者是企业官方网站的网页。
另外有一个新的发现是Google对于不同地点的搜索查询排名变化也比较大,以前都是差不多的,现在这个差别比较明显。
消失的网页大多是长期发外链,优化过比较长一段时间的,这次的变化对很多人的打击是比较大的,最近优化时间不是很长的一些网站排名倒是上去了。看来优化这块,链接仍然很有效果,但Google越来越能识别你的外链质量及目的了。

crontab命令常见于Unix和类Unix的操作系统之中,用于设置周期性被执行的指令。该命令从标准输入设备读取指令,并将其存放于“crontab”文件中,以供之后读取和执行。通常,crontab储存的指令被守护进程激活, crond常常在后台运行,每一分钟检查是否有预定的作业需要执行。这类作业一般称为cron jobs。crontab文件包含送交cron守护进程的一系列作业和指令。每个用户可以拥有自己的crontab文件;同时,操作系统保存一个针对整个系统的crontab文件,该文件通常存放于/etc或者/etc之下的子目录中,而这个文件只能由系统管理员来修改。crontab文件的每一行均遵守特定的格式,由空格或tab分隔为数个领域,每个领域可以放置单一或多个数值。

crontab的命令如下

-e 表示编辑当前的crontab
-l 表示列表显示当前的crontab任务
-r 表示删除当前用户的crontab
-i 表示删除crontab时给予提示信息

创建定时任务使用命令 crontab -e , 它有一定的规则:

分钟 小时 日 月 星期 命令

1
2
3
4
5
6
7
8
* * * * * command to be executed
- - - - -
| | | | |
| | | | ----- 星期(一周中的星期几) (0 - 7) (周日=0 or 7)
| | | ------- 月 (1 - 12)
| | --------- 日(每月中的第几天) (1 - 31)
| ----------- 小时 (0 - 23)
------------- 分钟 (0 - 59)
1
*/1 * * * * root  /opt/bin/test-cron.sh //表示每隔一分钟执行一次脚本

修改crontab之后,记得执行/etc/init.d/cron restart重启cron服务。。。

我们是谁?【BBC 科学的故事E06 中英双字

这个视频很有意思,里面提到一个斯金纳箱

斯金纳箱内装有一个操纵杆,下面有一个是食物盘,操纵杆与提供食丸的装置相连。只要箱内的动物按压操纵杆,就会有一粒食丸滚到食物盘内。斯金纳将饥饿的白鼠放于箱内,白鼠在箱内乱跑,活动中偶尔踏上操作杆,就有一粒食丸掉落在食物盘内,白鼠便吃到了食丸。白鼠经过几次尝试,会不断按压杠杆,直到吃饱为止。于是斯金纳认为,有机体做出的反应与其随后出现的刺激条件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

同样的,我们人类也是这样呢?

/usr/local/nginx/conf/proxy.conf 添加上一行

1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Proto $scheme;

wordpress 的 wp-config.php 添加上:

1
if ($_SERVER['HTTP_X_FORWARDED_PROTO'] == 'https') $_SERVER['HTTPS']='on';

wordpress wp_options中的home,改为https的地址。

煎蛋起名叫形象化你的硬盘存储空间,我给起名硬盘空间描述,够艺术的。用不同的块颜色表示硬盘空间的被使用量,点击任何一块都会具体到单一文件,运行程序即开始统计,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挺有趣的。我把他们的描述偷来了,嘿嘿

这里有一个免费的软件,可以在windows,linux和Mac上运行。

他好玩的地方是可以让你通过不同的色块来看到你硬盘上存储的视频、音频等不同文件,还有这些文件在你的硬盘上所占的空间比例。不用不知道一用下一跳啊~~~
下载地址: http://windirstat.info/

转载原文: http://www.appinn.com/windirstat/

从服务器上直接看txt文件有时会显示乱码,更改下网页编码即可,但这样对于用户不太友好。
后来发现服务器在返回响应时的编码没有设置。
.htaccess文件中加上下面一句话即可。

1
AddDefaultCharset utf-8

没添加前的服务器响应:

1
Content-Type:text/plain;

添加后的服务器响应:

1
Content-Type:text/plain; charset=utf-8

可以看到,多了一个 charset=utf-8

Requests 使用的是 urllib3,因此继承了它的所有特性。Requests 支持 HTTP 连接保持和连接池,支持使用 cookie 保持会话,支持文件上传,支持自动确定响应内容的编码,支持国际化的 URL 和 POST 数据自动编码。现代、国际化、人性化。

最近在使用Requests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抓去某些中文网页的时候,出现乱码,打印encoding是ISO-8859-1。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查看源码,我发现默认的编码识别比较简单,直接从响应头文件的Content-Type里获取,如果存在charset,则可以正确识别,如果不存在charset但是存在text就认为是ISO-8859-1,见utils.p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def get_encoding_from_headers(headers):
"""Returns encodings from given HTTP Header Dict.

:param headers: dictionary to extract encoding from.
"""
content_type = headers.get('content-type')

if not content_type:
return None

content_type, params = cgi.parse_header(content_type)

if 'charset' in params:
return params['charset'].strip("'\"")

if 'text' in content_type:
return 'ISO-8859-1'

其实Requests提供了从内容获取编码,只是在默认中没有使用,见utils.p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ef get_encodings_from_content(content):
"""Returns encodings from given content string.

:param content: bytestring to extract encodings from.
"""
charset_re = re.compile(r'<meta.*?charset=["\']*(.+?)["\'>]', flags=re.I)
pragma_re = re.compile(r'<meta.*?content=["\']*;?charset=(.+?)["\'>]', flags=re.I)
xml_re = re.compile(r'^<\?xml.*?encoding=["\']*(.+?)["\'>]')

return (charset_re.findall(content) +
pragma_re.findall(content) +
xml_re.findall(content))

还提供了使用chardet的编码检测,见models.py:

1
2
3
4
5
@property
def apparent_encoding(self):
"""The apparent encoding, provided by the lovely Charade library
(Thanks, Ian!)."""
return chardet.detect(self.content)['encoding']

如何修复这个问题呢?先来看一下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r = requests.get('http://cn.python-requests.org/en/latest/')
>>> r.headers['content-type']
'text/html'
>>> r.encoding
'ISO-8859-1'
>>> r.apparent_encoding
'utf-8'
>>> requests.utils.get_encodings_from_content(r.content)
['utf-8']

>>> r = requests.get('http://reader.360duzhe.com/2013_24/index.html')
>>> r.headers['content-type']
'text/html'
>>> r.encoding
'ISO-8859-1'
>>> r.apparent_encoding
'gb2312'
>>> requests.utils.get_encodings_from_content(r.content)
['gb2312']

通过了解,可以这么用一个monkey patch解决这个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import requests
def monkey_patch():
prop = requests.models.Response.content
def content(self):
_content = prop.fget(self)
if self.encoding == 'ISO-8859-1':
encodings = requests.utils.get_encodings_from_content(_content)
if encodings:
self.encoding = encodings[0]
else:
self.encoding = self.apparent_encoding
_content = _content.decode(self.encoding, 'replace').encode('utf8', 'replace')
self._content = _content
return _content
requests.models.Response.content = property(content)
monkey_patch()

原文:http://liguangming.com/python-requests-ge-encoding-from-headers

今天看完了 bbc的纪录片 《数学的故事》,非常有意思,虽然无法理解其中的很多数学知识,但看过之后,你真的会觉得数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包括我们现代社会所用到的一切科技都与他有关系。包括我们的互联网,都是构建在数学大夏之下。

而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不完备定理”, 纪录片中说的是,总是存在数字的真命题,但你无法证明它有真假。 它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一个题目: “引命题无法证明 ”。 如果这命题是假的,这个命题是可证明的,也就意味着它是真命题,这就产生了矛盾。那也就是说,这个命题肯定是真的。这是一个真命题,但你却无法证明。

哥德尔之后也受精神分裂的困扰,这样的数学,我是无法理解的,至少我只是按自己的想法去理解,让我有点觉得上帝是存在的,这个命题是不是也是无法证明的。

另外,里面提到的数学都是人类在生活实际中产生的,才知道我们从小所学的数学都是人类几千年来因为使用才产生的,每个数学在早期产生都是有现实意义的,无穷数最开始从印度产生与印度的社会及虚无有关系的,里面讲到了无穷的概念,虚数,以及拓扑,看过之后,你会对数学有更深的认识。

数学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3%A5%E5%BE%B7%E5%B0%94%E4%B8%8D%E5%AE%8C%E5%A4%87%E5%AE%9A%E7%90%86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A%9E%E5%8A%A0%E8%8E%B1%E7%8C%9C%E6%83%B3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0%BC%E5%A5%A5%E5%B0%94%E6%A0%BC%C2%B7%E5%BA%B7%E6%89%98%E5%B0%94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8C%E5%B0%94%E4%BC%AF%E7%89%B9%E7%9A%8423%E4%B8%AA%E9%97%AE%E9%A2%98

2014年7月4日,我从百度离职了。

这是第一次,我不是因为和老板闹翻而离职;

这是第一次,我带着晋升的喜悦而离职;

这是第一次,我带着满满的收获而离职。

我曾经认为,我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好员工,因为我太独、太挑剔、不喜欢听话的好孩子、而且讨厌一切想要改变我的人。但是三年过去,我改变了不少,我必须承认,所谓“进步”的过程,就是被认可的过程,也是被“驯化”的过程。

所谓“驯化”,就是了解规则、遵守规则、利用规则的过程。我并非被某些人“驯化”,而是被社会与职场的规律驯化。我曾经鄙视这个过程,但今天看来,作为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如果你想在这个社会里做成点儿什么,“被驯化”是不可避免的。

我也曾自诩“卓尔不群”,又受了老罗“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的“蛊惑”。但在现实中,这个路子不一定行得通。你不得不向很多人解释、用他们(而不是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因为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你才能继续工作下去。如果你是一个资质平庸的人,你不得不这样做,美剧《犯罪心理》中有一句话:“凡按自己的方式追求理想者,无不树敌。”

树敌多了,你就死了。

现在,我不敢说自己是个“好员工”,我只是觉得我是个比曾经的自己更好的员工。在离职的时候,我打算把自己这几年的职场心得总结一下,算是给自己的一个礼物。

我是一个资质平庸的人,以下这些心得只适用于愚钝且资质平庸的我,对于才华横溢的天才们并不适用。

一、你有“同理心”吗?

什么叫“同理心”?

说复杂点儿,同理心就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

说简单点儿,同理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也就是设身处地去感受、去体谅他人。

说白了,同理心就是“情商”。

具体点说:

同理心就是,领导交办一项工作,你要读懂他的目的、看清他的用意。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给团队成员安排工作时,一再询问“我说明白了吗”“有没有问题”,再三确认后,提交上来的东西仍然答非所问。所以我在接受任务时,总会向领导确认:你想要的是什么?你的目的是什么?了解这个以后,就可以站在他的角度,有效的帮他解决问题。

同理心就是,在激励员工时,点准他们的“兴奋点”,不揭“伤疤”。每个人都有认真工作的理由,家庭富裕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家境贫寒的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吊儿郎当的爱面子怕丢工作。了解不同人的不同心理需求,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若是不问青红皂白,拿着鞭子大喊加油,只能是徒劳无功。

同理心就是,在与他人合作时,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心理,潜移默化的说服对方,双方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想用强势压服别人,通常不好使。

二、听话,出活;

7年前,我和北京交通台的潘久阳聊天,他说“什么叫好员工啊,好员工特简单,就四个字:听话、出活”。这话我一直记着,这是至理名言。

什么叫“听话”?有句老话叫“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谁是“东”啊?你的直属领导就是“东”,大部分时候,听他的话准没错儿。

有朋友说:我有能力,我比领导水平高,我就不听领导的!咱先不说到底谁水平高——既然他能当你领导,肯定有比你强的地方——咱就说水平和能力这事儿,什么叫“有能力”啊?领导用你,你就有能力。不用你,甭管您有再大的能力,都是白费。

根据我的经验,一般来说,领导都比你水平高,起码在一点上是这样:他比你信息更全面、判断的更准确。因为领导更容易接触到更高层,更了解更高层的意图,他知道的你不知道,你在自己的角度上认为“这么做对”,但领导在更高的层面,并不一定这么看。

还有朋友说我领导就是瞎指挥,明摆着不对,我干嘛要听他的?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咱们最后一条会谈到,如果你觉得现在的环境无法进步,就可以考虑离职了。

什么叫“出活”?就是领导给你的工作,你得按时完成并且汇报总结。如果这个工作要持续较长时间,那么你需要阶段性的给领导反馈。我们经常犯一个错误,领导安排的工作,他不问你也不说,黑不提白不提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过去了?哪儿那么容易啊!领导都记着呢,你等他问你的时候——“诶小陈,上次安排你做的那事儿怎么样了?”——他就已经在心里给你写上了标签:“不靠谱”。

一个“不靠谱”需要用十个“靠谱”来扭转,两个“不靠谱”就很难转变印象,三个“不靠谱”你就没有机会了。

“出活”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超预期”。这个咱们在下一点聊。

三、要想人前显贵,必须背地里受罪;

在公司里上班,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谁也不比谁强多少,拼的都是努力和用心的程度。你下功夫了,就比别人做得好。哦,本来就不比别人聪明,别人下班你也下班、别人玩儿你也玩儿、别人搞对象你也泡马子,你凭什么比别人干得好?

“要想人前显贵,必须背地里受罪”的道理并不难懂。就是真到受苦的时候就含糊了,有的人会说,我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不好好享受生活啊?这种想法很普遍,这本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没什么可说的,一个人想怎么生活都对。但是有一些朋友是在追求理想和享受生活中纠结的,和这些朋友,是可以聊的。

马云曾经说过:我们追求的应是人生的大平衡,而不是一时一日的小平衡(大意如此)。新东方也有一句话说:怕吃苦吃苦一辈子,不怕苦吃苦半辈子。两句话大意相同,值得深思。

一件工作,你用心想了做了,领导一看就知道,你想糊弄,也是一看就知道,这个没侥幸。领导在判断这个问题的时候,标准很简单:我想到的,你都没想到,肯定没用心;我想到的,你想到了一部分,用心不够;我没想到的,你想到了,这是用心了——这就是“超预期”。如果你每次都能给你的老板一个超预期的结果,那你无疑就是一个好员工。

四、能忍多大事儿,就能成多大事儿;

讲一个笑话:

在电梯里,领导放了个屁,回头问秘书,谁放的?秘书忙答道:“不是我!”领导不说话,这事儿过去了。不久,秘书被调离,领导在谈起调离原因时说道:“屁大的委屈都受不了,还能做的了啥?”

在工作上想受到领导的赏识和重用,除了要有过硬的工作能力外,更重要的,要有足够的涵养(抗压力或者回血能力)。能受多大委屈,才能成多大事儿,这是一定的。为了考察你的“抗压力”,领导有时会故意试你,你可一定要经得住考验。

我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有一天加班,晚上2点钟到家,收到老板的一封邮件,批评我工作不到位。我收到邮件后就很崩溃,还很委屈。于是当即奋笔疾书,回邮件!解释我是如何工作的,我做的如何有道理,我做的如何有效果……写了2000多字。

写完了,我好像冷静了一些,我就琢磨一个事儿:如果我是老板,我对一个员工工作不满意,于是我给他写了封邮件批评他,我想看到的是他洋洋洒洒的解释和辩解吗?显然不是啊。然后我就突然明白了,于是我把那2000多字都删了,简单回复了一句话,大意是:我会反思工作的问题,然后尽快整改。

两个月后我晋升了。在我的晋升仪式上,我对我老板说起这件事,他对我说,我知道你很委屈,我就是想看看你在面对委屈和压力时,会有怎样的反应,这体现了一个人的成熟程度。

多说一句,人们会感叹“钱难赚,屎难吃”,人人都想“站着把钱赚了”,我更相信他跪着的时候你没看见。我们总是强调“尊严”,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没有人会在乎你的尊严,你只能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取得尽可能多成就。”

对于比尔盖茨这样的天才姑且如此,况且我这样资质平庸的碌碌之辈呢?

五、总躲着领导,你就危险了;

不少人躲着领导,尽量少跟领导说话、绕着领导走。因为跟领导近了事儿就多,不跟领导多接触,事儿少,多清闲。这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如果你想在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绩,我建议还是应该主动的多和领导沟通。领导在平时开会时说的多是大面儿上的话,真话、有用的话、有价值的话不一定说。这并不是他不想说,而是没机会说。

有心的员工会随时抽时间和领导沟通、增加私人交流的机会:一起吃饭、一起抽烟、一起上下班、甚至一起打球K歌……通过这样的机会,你可以了解领导对于你的看法、对于工作的观点,这些都有益于你调整自己的工作的方式。

有朋友担心这样做会引起领导反感,其实完全不会,领导们多是孤独的,如果他发现有一个员工虚心向他请教、积极分享工作的思考,他是非常高兴的。

有朋友说,我不想那么累,我就想混混日子。即便是这样,你最好也主动和领导沟通、主动汇报。你追着他,你是主动的一方,其实你不累;等到他追你的时候,你就被动了,最终就累死了。

老罗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说你进入单位,见到老板就低头过去、不理他,他当然也不理你。等到年终考核、或者裁员的时候,老板隐约记得有你这么个人,但不知道你的名字、更不知道你做了什么。老板会想:这是你的错,不是我的错。不开除你开除谁?

老板也是人,大家用人类的方式沟通,一切会变得简单很多。

六、帮助别人千万别吝啬;

马云曾经说,成功就是成就自己帮助别人。这话没错。

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工作,你发现你的工作不用任何人协助就能自己独立完成,那你多半是个打杂的。相反,你的工作需要越多人协作,就越复杂、越高级。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我处在一个协作关系网中,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我就无法工作下去。

当你正在忙于某项工作时,有同事来向你“求助”,很多时候我们会很直接、甚至粗暴的拒绝,殊不知这样做正在给你今后的工作种下麻烦的种子。风水轮流转,在一家公司里,大家的工作互相交叉的几率很大,说不定你会用上谁,这些人脉关系需要平时去维护。今天你帮助了人家,说不定明天对方就会成为你的救命稻草,这非常可能。

有一天我正在疲于应付一个项目总结,这时有个其他部门的同事来找我聊合作的事儿,我并不认识他,我耐心的和他介绍了情况,并且真的形成了几次愉快的合作,半年后,我的晋升答辩会上,我发现他是我的答辩委员……

七、目标再目标,量化再量化;

没有目标的,都不叫工作;没有量化的,都不叫目标。

在接受一项工作时,先问目标是什么;在布置一项工作时,先交代目标是什么。这个不说清楚,都是扯淡。

不想成为蒙着眼睛拉磨的驴?那么除了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标外,还得知道你的部门、你的公司的目标,最关键的,你需要知道,你的工作在总体目标中处在什么地位、扮演什么角色。如果你发现,你工作的目标和总体目标关系很小、甚至没有关系,那么你就很容易被拿掉。

辞退员工,或给员工绩效打分“不合格”是很令人头疼的,但其实这事儿并不难。关键就在于事先和每个员工一起制定量化的工作目标,并且随时提醒员工,他的工作是否达到了要求。没有达到量化指标,辞退或“不合格”是令所当然事儿,在数据面前,再矫情的人也无话可说。相反,如果谈感觉、聊希望,这事儿就没法办了。

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我的义务;

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能说“我做不了”、“我做不到”。

公司请我们来工作,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如果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就没有价值。工作推进中遇到困难,无法继续进行,这是很正常的事儿,我们需要做的是主动寻找答案和办法,哪怕你的办法不妥,那么就去问,但无论如何不能对你的领导说,我不会。

前天,我在公司里听见隔壁团队的领导安排同事定一个会议室,有公司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会议室是很难订到的,弄不好还需要“托关系,走后门”。这个小同学可能是没有订到,于是和他的领导说“我没订到”,他的领导直接就急了,说:“那怎么办?需要我来订吗?”

这位领导发火是有道理的,这位小同学在发现自己订不到会议室后,应该做的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最简单的就是向老同事咨询。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员工最关键的能力,没有之一。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特别正常,在这时,我们有一项义务,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九、尽量不说“不是我,我没有”;

绝大多数人在面对批评的时候,本能反应都是推卸责任,此时的口头禅就是“不是我”、“没有我”。我总觉得,很多时候,越成熟的人,就越少用本能反应面对问题,因为他们有更强的自控力。

尽量不说“不是我”、“没有我”这样的话,因为这些话毫无作用,领导听惯了这样的推卸之词,丝毫不会为之所动。此时如果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反而体现了一种担

当。即便真是被冤枉了,当场辩解往往也不是最明智的选择,可以先保持沉默,私下找机会和领导进行沟通。这个详见第三条。

十、“言多必失”死得惨;

在公司里,少说闲话,不说是非话,不做是非人。

你就相信一点:你说的每句话,你的老板都会知道。好话可能不一定,坏话则是一定的。

还是做个正直的人吧,这样最简单,也受益最大。正直人的原则是:批评当面说,赞美背后讲。

十一、知道什么时候离开。

好多同事和朋友和我聊过离职的话题,我对朋友们的建议是,如果你因为觉得工作不爽,那就别离职,因为甭管到哪里,都会不爽:老板不喜欢、同事不可爱、工作太劳累、关系太复杂……我以我在多家大公司工作的经历担保:几乎所有我工作过的公司,令人不爽的事儿都是一样的。

那么什么时候离开呢?我想,有两种情况:

1、在这家公司,你已经没有上升的空间、无法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了;

2、在这家公司,你已学到足够的知识,可以在新领域或新平台上一展身手了。

(完)

原文:http://meroa.com/baidu-staff-summary/

安装sendmail并启动它

1
2
yum install sendmail
service sendmail start

设置sendmail开机自动运行

1
2
yum install chkconfig
chkconfig sendmail on

测试邮件发送功能

1
echo "This is test mail" | mail -s 'Test mail' xxxxx@qq.com

如果提示 mail: command not found, 那么就是没有安装mail命令,此时需要安装mail命令:

1
yum install mailx -y

安装过mail后就可以发送了,我测试了下,发送到我的QQ邮箱中是没有问题,并且不会识别为垃圾邮件。

如果想配置php的mail发送函数,按以下设置:

修改下php.ini的配置,调用sendmail功能

1
vim /usr/local/php/etc/php.ini

找到有关sendmail_path的那一行,去掉行首注释,并改成如下的样子:

1
sendmail_path = /usr/sbin/sendmail -t -i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