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文化就是人化的自然,凡是被人类染指的所有一切都是文化。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的行为,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
一、礼仪文化差异
1、交际礼仪文化差异
日常见面打招呼,中国人的切入点一般关于吃饭,去哪,做什么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悦,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你好”或按时间来分,说“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某些国家则比较特定,比如英国人见面一般谈论天气,经常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这样说会往往被认为指手画脚。西方人一般简单地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语言。
2、餐饮文化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二、教育差异
教育是立国之本,中西方各国都将教育看作振国兴邦的重要因素,着力发展现代教育,推动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教育的改革创新包括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一系列环节的改革创新。其中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十分关键。
首先,就世界各国的教育模式来看,考试是最主要的人才选拔手段,但就具体而言,又存在显著的差距,这种差距即是各国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体现。
中国受几千年来科举制度的影响,尤其重视考试成绩,建国六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虽然国家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我国的教育事业亦取得辉煌成果,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贡献了大量各级各类人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由于受种种复杂的社会因素及某些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中国的现代教育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以美国为例:
美国的基础教育很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相比之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差距甚远,无论家长还是学校都沦为为“应试”而教的催化剂,对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学生自身学习、实践的兴趣甚为漠视,为“应试”而学的现象占据上风。
以国际数、理、化“奥赛”为例,我国对其重视程度大概超过了任何别的国家。某省的一位参赛选手获得了金牌,其所任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教师们组织了极为隆重的欢迎仪式,进行了全程拍摄,在省电视台黄金日寸段播放,极尽渲染之能事。相比之下,美国的一些中学对此事要淡化得多,有的甚至连正规的辅导也不进行,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日常测试而已,是对学生某种或某些能力的测试,参与者也大多是个人对该学科具有浓厚兴趣。
华裔美籍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杨振宁教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及其成功的经验,对中美教育的差异发表了非同寻常的见解——
朱棣文教授说:“中国学校过多地强调学生书本知识学习和书面应试能力,而对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则显得明显不足。”
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10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杨先生还通过他所指导的一些中国研究生了解到中国学生的某种共性:在考场上得心应手,在实验室里手足无措。他在中国的一次演讲中曾用这样一个生动事例来说明实践能力的重要:背熟了上海交通地图的外地学生和一个没有背上海交通地图的上海学生,对两人进行有关上海交通知识与能力的测试。若在考场上,外地学生的分数一定遥遥领先,但是,若让两人真正进入上海市内交通网络中实地比赛.则外地学生不知要费多少周折才能成功,而上海学生定能轻车熟路,速达目的。
杨振宁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大学校长论坛”上列表对比了中美两国学生文化教育的差异:
中国学生
受到严格、坚实的训练;
兴趣集中于相对狭窄的领域;
谦虚而循规蹈矩,小心谨慎;
缺乏自信,学习被动。
美国学生
接受不规范的训练;
随心涉及宽阔的领域;
兴趣广泛;
勇敢、自信、主动。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中国传统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二重分数提高,轻人格塑造。在这种教育下,不可能有真正的“学生本位”、“人格本位”、只有“分数本位”。
我们可以从不同侧面强烈地感受到中外基础教育的巨大差异——尤其在教育理念、人才观念及价值观念方面:经过反思,我们进一步得到了如下几点强烈而又理性的认识:
其一,我国基础教育明显地存在着“两强、两弱”现象。“两强”是指我们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全面牢固,对学生考试能力的训练扎实有效。中国学生屡屡在国际数、理、化“奥赛”上摘取金牌即为最好的明证。“两弱”是指我们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普通薄弱,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普遍薄弱。
其二,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
其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高考”一锤定音的选拔人才方式也该好好反省了。这座“高考”独木桥也太过狭窄,也太千篇一律了!它怎能容纳得下“千姿百态”的各类人才——尤其那些个性鲜明的“怪才”、“偏才”呢?
3、宗教文化差异
中外宗教文化差异主要以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宗教文化差异为例。
基督教文化(此处指广义的基督教)。广义的基督教是指凡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所有教派,即包括罗马公教(中国称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教派以及其他小教派在内。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中叶的小亚细亚、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宣扬救世主降世,解救人间苦难,以《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为经典,即为《圣经》。《圣经》在西方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和人类文化遗产,而且是我们研究西方文化的一把钥匙。
基督教文化作为西方社会传统文化和主体文化,在西方文明的漫长发展中,起着主导和核心作用。基督教文化特点表现在:一,它是崇拜神的宗教信仰体系;二,基督教文化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代表着一种社会文化精神和思想价值观念。其核心即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献身所喻示的超然真理观和人世救赎观,认为耶稣的受难为基督徒树立了爱的榜样,这是对世人主动的、积极的关怀;三,基督教文化体现为一种普泛化和意念化的文化心态及审美情趣;四,基督教文化在其信仰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广泛的社会伦理标准和民风民俗,由此构成了基督教文化中的独特社会格调、风土人情和节日庆典;五、基督教文化在其发展的历程中早已物化为一种固定的社会政治结构及其相应的社会制度、组织机构和传播渠道。
基督教最早传入我国,约在我国封建社会全盛时代的唐朝。据公园780年所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记载,在公园635年(唐贞观九年),基督教的一支——景教(当时又称聂斯托里派)由陆路从波斯传入中土大唐。景教教士迎合唐王朝统治者利用宗教控制臣民的心理,特别是控制边疆少数民族的需要,为当时统治者所接受,自唐太宗至德宗的六任皇帝,均给予景教高度重视。
到元代,随着大一统的实现,中国与中亚,欧洲的路上交通打通,基督教恢复在我国境内的活动,当时的元朝统治者将基督教所有教派及分支统称为“十字教”,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曾对马可波罗说:“有人敬耶稣,有人拜佛,其他的人敬穆罕默德,我不晓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们,求他们庇护我”。
以鸦片战争为界,明清前期以及前朝历代,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活动都建立在迎合封建统治者的基础上进行传教活动,由于受到中国封建势力、佛道两家宗教以及中国各地区传统宗教的包围,影响力与活动范围始终受到限制。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在欧美列强武力掩护下,大举进入中国,同时也充当侵略者的帮凶,大肆掠夺中国财富。
相比之下,中国本土宗教如今却相对势微,其中自然有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关于中国宗教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早期宗教模式,包括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远古神话、祭祀、巫术占卜崇拜等,这段时期,宗教仍处于萌芽状态,进入原始社会,尤其是到西周,以《周易》问世为标志,古代宗教到达鼎盛,此后,渐渐转入没落。
到东汉末年,终于形成具有完整宗教体系的本土教派——道教。道教源于远古宗教和民间巫术,吸收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说,并汲取佛家理论,经历代宗师的完善,终于成为拥有自身理论体系的独立教派,可以说,道教是中国自有宗教文化与历代外来宗教文化相融合的集大成者。
道教的宗旨,概括地说就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道教有着与一般宗教相同的共性,例如有神灵崇拜,有神论,有祭祀活动,有教团组织,有经典教义等,同时,道教既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流派,它又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风格,分述主要如下:
a. 从宗教发生学角度看,道教既不是典型的原生型宗教,也不是典型的创生型宗教,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宗教;
b. 从宗教教义来看,道教是诸多宗教中最重现实生命的宗教;
c. 从宗教关系学上讲,道教是诸宗教中较少排他性、较多包容性的宗教;
d. 从宗教文化学的角度看,道教正式教徒人数之有限与道教文化影响之广大成鲜明对比,这一点,在其他宗教极为少见。
对比基督教教义与道家教义可以发现,基督教教义针对民众需求,提出天赋人权,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是天父而子民。而道家教义由于受中国封建思想的束缚、影响,形成等级森严的制度体系,讲求顺从忍让,无为而治,这一点与基督教的原罪理论大相径庭。同时,在各自影响地域范围内,无论道家文化或者基督教文化都是各自地区文学文艺创作的重要源泉,这也是现如今西方神学与中国神仙学文化各自呈现的不同特点的原因。